各分团委: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紧密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的“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基本国情,努力提高社会观察力,不断增强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扎实有效的组织好此次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活动主题
生态创业促成长 青春报国谱新篇
二、活动内容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深化“红绿”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我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服务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各学院可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活动:
(一)纪念建党90周年,坚定理想信念
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观察,走访红色革命根据地和优秀校友,学习相关专业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事迹,深刻认识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切身体会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学生永远跟党走、成才做栋梁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创先争优,助推科学发展
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向群众面对面地宣讲创先争优和“十二五”规划,宣讲党中央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重要战略思想,帮助群众深入了解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积极开展共青团创先争优实践,采取义务支教、社区服务、医药下乡、支援灾区等形式,争做“志愿服务标兵”、“社会实践标兵”。
(三)推动就业,成就创业梦想
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投身我校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生动实践,着力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创造发明和创业实践活动;要在部分知名企业和校友企业中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我校大学生以社会实践小分队形式深入企业调研实践;要鼓励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地方需求,将创业计划项目、创新科技成果带出校门、带进企业、带向市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创业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更多大学生的就业发展。
(四)倡导低碳,共建生态文明
聚焦居民日常生活中资源节约问题,以节能、节水、低碳、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倡导节约型消费方式,提高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促进资源节约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共同努力;结合专业特色赴灾区开展科学种植方法培训、节水知识宣讲、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推广活动;组织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灾区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参与灾后重建的工程设计攻关、环境保护调查、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
(五)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兴农
围绕服务浙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依托我校农林类专业特色,组织他们根据定点联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以举办农业知识培训班、网络信息服务、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探索利用互联网平台举办农产品营销比赛等活动,针对农村基层农产品销售难的情况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促进我省“三农”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六)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针对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积极地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结合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现实需求,依托乡镇活动场地、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聚居地、留守的农民工子女集中的村镇学校等,组织青年学生重点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
(七)传播文明,推进文化创新
积极开展校际文化交流,增进对优秀文化,特别是生态文化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鼓励创建文化系统社会实践基地,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思想;组建生态文化宣讲团,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扩大学校影响力,提升学校美誉度;组织开展“文化艺术下乡”活动,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丰富基层品质文化生活。
(八)普法宣传,坚持基层民主
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行动和反邪教活动,有重点地联系地市农村作为社会实践基地,针对性地开展深入基层、贴近生活的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整体发展;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大力宣传普及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义务法律咨询,为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坚持普法教育与普及食品药品生命安全科学知识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宣传、咨询服务,举办讲座等形式,增强全社会生命安全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防范意识。
此外,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与社会需求,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立足专业,形成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品牌,切实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当地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产生实际积极的效果。
三、总体进程安排
(一)5月——6月为前期筹备阶段,主要包括工作安排、动员学习、申报立项等步骤
1.确定社会实践主题及地点
各学院根据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确定社会实践主题及地点。
2.组建团队
学校继续以立项方式支持重点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可按照要求向校团委申报,每个学院可申报校级重点团队2—3支。各学院要面向本单位组建团队若干,并报校团委备案,具体要求如下:500人以下的学院组建3支及以上,500—1000人的学院组建6支及以上,1000—1500人的学院组建8支及以上,1500人以上的学院组建10支及以上,天目学院组建30支及以上,继续教育学院组建2支及以上,学生会组建3支及以上,学生社团联合会组建10支及以上,青年志愿者协会组建3支及以上。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必须是51吃瓜网在校学生。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跨学历、跨学院组队,鼓励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组队。原则上每支团队至少由5人组成,时间不少于7天,每支团队必须有一名老师带队,鼓励学院领导担任带队老师。
3.前期培训
各学院在实践活动启动前要安排专业老师对团队进行培训和指导,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开展调查的方法、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社交礼仪、安全教育和媒体宣传等内容,在培训中要加强安全教育、纪律教育,让参加活动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野外自救和急救技能,还可编写、下发社会实践指导手册。
4.制定实践计划,学校重点团队申请
各学院指导各实践团队根据实践地实际情况、活动主题和团队组成结构,确定活动内容、方式、步骤、预期成果、经费等各项内容,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书,并于团委网站上下载《51吃瓜网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51吃瓜网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汇总表》和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如实填写相关内容,经学院分团委、党总支审核批准后,于6月20日前报送校团委(立项申报书、立项申报汇总表须同时报送电子版),报送时请将申请学校重点团队和学院组建团队进行区分。
5.立项
6月下旬,校团委根据团队申报材料,对团队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实践经历和项目可行性等情况进行审核,邀请有关专家、领导,组成评比小组,进行评选确定重点团队予以立项,各立项团队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材料。学校审批、下拨经费。
(二)6月——8月主要为实践过程阶段
6月底,举行51吃瓜网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7月、8月,各团队在学校统一安排下,根据实践计划奔赴实践地开展活动,并随时向校团委报告活动开展情况,及时邀请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三)9月——10月主要为后期总结评比阶段,进行成果展示交流、总结表彰
社会实践结束后,各团队和个人要尽快、及时总结,按要求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各学院(具体要求详见下学期开学后将下发的《51吃瓜网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评比的通知》),各学院要及时进行汇总。各团队在8月20日前把总结、相关的宣传资料及《51吃瓜网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反馈表》上交校团委,如无故拖延,将取消各项奖项评比。
9月份,学校将根据各团队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奖和表彰。根据实践成果评选出今年的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单位、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和先进个人,并编辑社会实践成果汇编和优秀作品集。暑期社会实践成绩优良者,方可参与本学年各类先进评比。学校将在10月份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色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各学院2009级学生社会实践,具体实施方案见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的《关于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安排意见》。
2008级全体学生、2010级全体学生在9月10日前向所在学院上交《51吃瓜网2011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和《51吃瓜网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团委网站下载)。2009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成绩评定工作,具体办法按照浙林院团[1998]6号执行。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对全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划与协调,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各学院要结合实际,对本部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方案要有专人负责,落实具体措施,在组织好返乡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小分队的社会实践工作。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今年的活动以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宣传生态文明、服务新农村建设等为重点,以新农业发展、新农民成长和帮助基层群众建设新家园、开创新生活为主攻方向。认真落实“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加强调研,掌握基层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活动立项,选拔相关专业的学生组建团队。要突出抓好重点团队,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带去实惠,力戒形式主义。
(三)注重宣传,密切配合。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宣传报道的作用,组建的实践团队要有专门的新闻联络员,及时宣传报道我校学生的实践情况。党委宣传部应认真指导并做好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对外宣传报道工作;教务处、学工部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本校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团委要对组织发动和计划的制订落实具体负责,应成立专门的暑期社会实践宣传工作小分队,利用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做好总结表彰工作。
(四)建设基地,扩大覆盖。大力推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特别要在革命老区、西部地区和省内欠发达地区等建立实践基地。力争在未来的几年内在村、乡镇、县市里建立以学院为主的实践服务基地,凡学院与相应单位(包括乡村)签订合作协议,社会实践二年以上,成果突出的可以参加评比校级社会实践基地或省级社会实践基地,扩大活动覆盖面。要求各学院于今年再增建一个社会实践基地。
(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学院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做好实践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开展活动,要教育学生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注意不要增加农村基层的负担。学校将拨专款用于此项活动的必要开支,各学院、各部门应设法拨出经费予以支持。
(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活动结束后,学校将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实践成果展示、交流评比。通过团队报告会、经验交流会、DV展播和摄影大赛等活动,深化实践成果,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影响。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考核细则,加强对各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的考核,并将对各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各项组织工作的总结评比表彰纳入“红旗分团委”等创建工作的重要考核体系中。